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激发无线电领域创新活力,特举办2025年无线电频谱资源开发利用与技术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大赛面向新一代无线电先进技术和创新应用,通过多赛道角逐选拔优秀技术成果,推动无线电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促进无线电频谱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助力我国无线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大赛主题
“智汇频谱 无线赋能”
二、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
(二)承办单位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政府、《中国无线电》杂志社。
(三)大赛组委会
大赛设立组委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组成,负责大赛组织领导和重大事项决策。
三、赛道设置
大赛围绕无线电频谱资源利用和技术创新的热点领域,设置四个专题赛道:
(一)卫星频率轨道资源开发利用与技术创新赛道
聚焦卫星频率轨道资源开发利用,在手机直连卫星、卫星互联网/物联网、卫星遥感、商业航天等领域提升卫星频率轨道资源使用效率,积极进行软硬件系统开发、技术创新、业务应用模式创新等,推动商业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无线电与重要产业(行业)融合发展赛道
重点围绕无线电频谱资源在新一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城市轨道交通、新一代铁路、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短距离无线通信、新型雷达、对讲和集群通信、毫米波和太赫兹频段、北斗等领域的开发利用,提高无线电频谱资源使用效率,进行软硬件系统开发、技术创新、业务应用模式创新等,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低空经济领域无线电技术创新应用赛道
重点围绕低空经济领域中通信导航、雷达探测、智能网联等无线电技术和应用,通过软硬件系统开发、技术创新、业务应用模式创新等,提升频谱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频谱态势感知和智能监测赛道
在航空、铁路、水上、广播、气象、卫星、移动通信等无线电领域或重大活动/重要考试期间,开展频谱态势的智能感知和监测识别相关技术、设备、应用等创新,不断提升复杂电磁环境下无线电监测和频谱态势感知能力水平。
四、大赛安排
(一)项目征集
1.提交时间:自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8月20日。
2.提交形式:通过邮箱线上提交或线下邮寄纸质材料。
3.材料内容:项目申报书(附件1,线上提交电子版+扫描盖章版或线下提交光盘+纸质盖章版一式三份)、承诺函(附件2,线上提交电子版+扫描盖章版或线下提交纸质盖章版一份)。
4.相关要求:本大赛为面向社会公开的非涉密活动,参赛项目不得涉及商业秘密、国家秘密;同一项目只能申报一个赛道,不得申报两个及以上赛道。
(二)比赛评选
1.时间地点:2025年9月下旬,湖北省武汉市。
2.大赛组委会将组织相关专家围绕技术细节、成果转化、产业前景、落地可行性、竞争优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考核要素开展现场评审,审阅项目资料、听取项目介绍并质询。
(三)奖项设置及发布
1.大赛设立优胜奖,由大赛组委会组织相关专家评选出获奖项目,并统一颁发获奖证书。
2.获奖名单将在2025中国无线电大会上公布,并通过组织媒体宣传报道、在大会设立获奖项目成果展示区、组织开展供需对接活动等方式积极对获奖项目进行宣传推广。
五、参赛相关要求
(一)参赛主体要求为在中国境内依法注册的企业,注册时间不少于1年,或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3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无税务、市场监督等部门的行政处罚记录,无因欺诈、虚假宣传等行为被公开通报或诉讼记录等不良记录。集团型公司应以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为法人单位申报。
(二)参赛项目须为原创成果,聚焦提升相关领域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进行软硬件系统开发、技术创新、业务应用模式创新等,具备成果转化、产业化前景;参赛项目涉及的技术、产品及相关知识产权归属于参赛企事业单位,无知识产权纠纷或商业纠纷,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未参加过国内外其他大赛且未公开发布。
六、联系方式
(一)大赛咨询联系人:
王一凡 18253811617
祁 权 13311509711
(二)项目申报材料报送
1.线上邮箱:ppcxds2025@srtc.org.cn
2.线下邮寄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实兴大街30号院15号楼中国无线电检测大厦,收件人为王一凡,联系电话为18253811617。
附件:1.项目申报书模板
2.承诺函
2025年无线电频谱资源开发利用
与技术创新大赛组委会
202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