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主办: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
首页>要闻速递

保卫电波三十年 砥砺奋进新时代

【字体: 2018年09月26日 11:37 来源: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走进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迎难而上,开拓进取,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复兴路,使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不断腾飞,我国无线电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无线电频谱归国家所有,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虽然不可消耗,但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种无线电技术与应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无线电频谱资源的需求急剧膨胀,合理规划和保障无线电波秩序愈加重要。

无线电监测正是维护空中电波秩序的“交通警察”,是无线电科学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在1988年8月27日应运而生,其成立填补了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由军队转移至政府后缺乏技术支撑机构的空白,掀开了无线电技术管理工作、技术手段建设的新篇章。

如今,三十年过去了,中心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没有正式办公地点,只能临时租用简陋宿舍作机房的新生队员。伴随着第一次建立监测机房,第一次组建国家级监测站……中心已经逐步发展到今天下设14个处室、9个国家级监测站以及2个下属单位,拥有正式工作人员400余人的世界一流国际队员。

无线电监测网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次提出了建立和加强无线电波的技术监测、建设国家无线电监测网的问题,伴随着中心的成立与发展,国家无线电监测网逐步建设与完善。为了从技术上保证无线电频谱的有效利用,防止有害干扰,确保各种无线电设备正常运行,使有限的频谱资源被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心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方案。

我国第一个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规划的指导性文件《国家无线电监测网总体技术方案》,第一个成熟的全国性的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五年规划”《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九五”规划》,以及后续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等规划为监测网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9年《无线电管理收费暂行规定》的发布,第一次正式确立并落实了无线电频率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也为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经过三十年努力,中心参与组建的全国无线电监测网,已经从安装第一副短波、超短波监测和测向天线,建设第一个监测机房和监听、测向设备(系统),引进第一辆先进技术的无线电监测车,发展成为拥有北京、成都、乌鲁木齐、哈尔滨、上海、深圳、福建、云南和陕西等9个国家级监测站,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监测网络。

目前,国家无线电短波监测网由中心所属9个国家级短波监测站和指挥控制中心组成,应用短波一体化平台,实现各站监测设备的互联互通以及监测数据共享,对国内外短波信号自动搜索定位、远程监听监测以及逼近查找,监测范围基本覆盖欧亚大陆和太平洋地区。

2017年底,中心在新疆建成的基于大型天线阵的空间谱估计短波监测测向系统,首次实现了对我国1万公里内短波信号的监测覆盖,大幅提升了我国边境地区的无线电安全管控能力。

中心组建的国家无线电卫星监测网现由中心所属北京、深圳、乌鲁木齐监测站卫星监测和定位系统,以及中心9个监测站卫星参考源发射系统和卫星上行站地面查找系统组成。目前,卫星监测网对覆盖我国境内的卫星监测范围已经达到东经10度至东经180度,并具备卫星上行站定位和发射源地面查找能力。

对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的使用形成有效监管,保障卫星广播、卫星移动通信、卫星导航等重要业务的顺利开展,以及重大活动和特殊时期卫星通信的安全通畅,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全国无线电监测网是我国无线电管理事业重要物质技术基础,为推动无线电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为丰富和增强无线电管理技术手段,充分有效地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提高无线电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为实现与国际接轨,维护我国使用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的权益,提升我国无线电管理的国际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重大活动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他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无线电安全保障贯彻国家安全战略,是无线电管理工作“三管理、三服务、一突出”总体要求的突出重点。三十年来,中心努力践行“忠诚、勤善、精准、致远”的核心价值理念,为各类重要无线电业务以及重大工程、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要地域、重要时段的无线电频率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

从日常监测网指挥调度,到探月、高铁、载人航空重点频率保障,从奥运会,世博会,国庆阅兵重大活动监测,再到汶川、玉树抗震救灾重大事件保障,“电波卫士”们全力以赴,监测重点频率,排查各类干扰,默默坚守着电波监测的神圣职责。

“北京欢迎你,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如今,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再次唱起时,北京奥运会已经过去十年,但奥运会期间,监测人员不分昼夜、默默奋战的场景仿佛就在昨日。

电视转播、新闻报道、竞赛计时计分、测速测距,以及开闭幕式等各种应用的无线电设备十万余台,频率之拥挤、电磁环境之复杂超过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

中心用实际行动做到了所有突发事件及时、得当处理,没有发生任何影响赛事及媒体转播正常进行的严重干扰,保障了赛事的顺利进行,实现整个赛事期间用户零投诉,被北京奥运会无线电管理联席会议评为“突出贡献单位”。

当中国今年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接过奥运会旗,冬奥周期就正式进入“北京时间”——将于2022年举办的北京冬奥会,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举办冬奥会,中心已经在为冬奥会无线电安全保障技术支撑工作加紧筹备。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我国经济开放、深化改革,都跑出了“加速度”,也给其他沿线国家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中心作为无线电管理技术机构,勇于担当,坚守职责,默默奋战在无线电安全保障第一线,为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及“丝绸之路”国家汽车拉力赛、“丝绸之路”国际文博会的成功举办保驾护航。

十八大以来,中心还圆满完成了党的十八大、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上合组织峰会、博鳌亚洲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南京青奥会、南京亚青会等重大活动以及“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发射、重大军事演练、抢险救灾等1006项重大任务的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重特大自然灾害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

国际交流与合作

众所周知,无线电波的传播是不受地域限制的,而搞好无线电管理工作也就不可能“闭门造车”。中心自筹备起,就非常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围绕“管好资源、管好台站、管好设备、管好秩序”四大核心任务,积极参与国际无线电管理技术事务。

1993年,国家无委办经过3年不懈努力,争取到联合国开发署(UNDP)援助项目,加强中心北京监测站建设。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无线电管理机构所获得的最大的一个援助项目,也是中心成立以来参与的第一个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开启了中心参与国际项目建设的新篇章。

2004年,中心所属北京监测站正式成为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监测网的成员,填补了我国自1972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在国际监测网中的空白。2016年,中心所属乌鲁木齐、哈尔滨、上海、深圳、福建、云南6个监测站加入国际监测网,对维护世界无线电秩序、开发和利用国际无线电频谱资源有着积极意义,更加有利于及我们与国际上先进的无线电监测技术同步发展。

2017年,我国主管部门与ITU签订监测空间电台有害干扰谅解备忘录,推动中心北京监测站、深圳监测站和乌鲁木齐监测站作为国际监测系统,向ITU提供卫星干扰定位和干扰源查找服务。

近年来,中心积极参与国际电联相关事务,主动多项国际技术标准文件的制定,并选派2名同志调任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局(ITU-R)任职,并有多人担任ITU-R研究组副主席和工作组、任务组主席,以及亚太电信组织(APT)无线电工作组(AWG)及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准备工作会议(APG)子工作组主席等要职,发挥了国际大国的重要作用。

中心所属北京、上海监测站还被ITU指定为国际电联亚太区无线电频谱管理技术培训基地和人力资源培训基地。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我国与周边国家无线电管理工作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奋进新时代,中心将一如既往的秉持“电波卫士”的神圣使命,不断加强无线电管理技术,维护好空中电波秩序,以百倍勇气和千倍努力,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靠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干劲,努力为保障无线电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促进无线电管理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
标签: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 阅读:16672
Top